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吴汉东教授、彭学龙教授出席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5-24 14:16:00


圖片3.jpg

为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5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教授应邀出席,并作题为《数字经济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主旨演讲,中心主任彭学龙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的专题演讲。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明德出席会议并致辞。


  圖片2.jpg

吴汉东教授表示,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实现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障,包括数字产权配置、数字合规审查和数字秩序治理三大任务,涉及了多项部门法。而在知识产权领域,主要体现为数字技术构成要素和数字技术生成内容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涉及算力、算法、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智能生成作品的著作权、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权等问题。


  圖片(1).jpg

彭学龙教授认为,作为一种基础性制度和关键核心要素,知识产权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知识产权发展理念应当与时俱进,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基石,与开放、协调、绿色、共享的四维发展观深度相融相兼。进而不断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和体制机制,大力培养融合跨界的知识产权高端创新型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保障。

1994215日,上海市高、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开启了上海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的序幕。三十年来,上海法院聚焦科技强国战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市委中心工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意见,率先探索了知识产权审判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等多项创新机制,依法审理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规则引领意义的案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

研讨会发布了上海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三十年经典案例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