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黄玉烨教授谈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3-11-14 08:40:00

央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记者任芳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新办11月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知识产权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围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同,深化对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研究。

加快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还需要如何发力?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

黄玉烨表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在数据知识产权规则制定中,需要重点研究三个问题:首先是权利属性,即要赋予数据产权。黄玉烨认为,数据知识产权应当是一种特别权利属性,这种权利有别于传统的著作权、专利权。其次,还要研究权利主体、权利保护对象及权利内容。另外,还要平衡数据原始权利人、数据处理者和数据使用者间的关系,既要保护数据产权及相关主体利益,也要促进数据的流通使用,比如允许数据使用者在特定情形下的访问行为、对数据的合理使用等。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专利转化中存在的关键堵点,应采取怎样的解决思路?黄玉烨表示,推动高价值专利的运用,产业化实施是关键。不仅要做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供需对接,也有必要改进人才评价和权益分配机制。为更好发挥专利支撑作用,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专利转化评价体系,加强对专利密集型产品的推广应用。

吹风会提到,将加快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黄玉烨表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有三个发力方向:一是健全协同保护,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落实落地。完善信息共享、案件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完善行政裁决告知制度,发挥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其他商事调解机构、仲裁机构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机制,提高确权和维权效率。二是推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有效实施。三是推动区块链在司法保护中的深度融合。

点击查看原文央广网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