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青年学者投身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发掘知识产权青年才俊,繁荣知识产权事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商所”)达成合作协议,由中商所资助,由南湖论坛组委会组织评审,共同开展“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中商所杯·IP新叶奖”评选活动。
2019年4月13日-14日,“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办。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官员、专家学者、法官、企业界、律师界、出版界的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千余人莅临本次大会,为应对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挑战献策,为构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谋划。
大会期间,举行了“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中商所杯·IP新叶奖”颁奖仪式。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张海燕代表赞助方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未来一定要在知识产权相关规则制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更多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他表示,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中商所杯·IP新叶奖”的评选,主要目的为提携知识产权新人,定位非常特别,活动极具现实意义,对提升知识产权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鼓励和支持。他认为,此举正是对“青年强则中国强”的充分阐释和积极实践。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张海燕讲话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前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明德教授介绍评奖情况。李明德教授指出,“中商所杯·IP新叶奖”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理念,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专业学术期刊编辑组成评审委员会,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盲评,遴选10篇优秀论文,作为本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中商所杯·IP新叶奖”获奖论文,5篇作为提名奖。
曹新明教授指出,“中商所杯·IP新叶奖” 专为青年学者设立,参与本此评选的论文质量甚佳,展示了知识产权青年才俊的学术风采,有利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可持续发展。
吴汉东教授、李明德教授、张海燕总裁、曹新明教授向获奖的青年学者颁发荣誉证书。
吴汉东教授、李明德教授、张海燕总裁、曹新明教授为获提名奖作者颁奖
吴汉东教授、李明德教授、张海燕总裁、曹新明教授为获优秀奖作者颁奖
据了解,中商所是最早的国家涉外机构,成立于1990年,原名称为中国商标事务所,主要业务是接受国内外客户的委托,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及境外所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业务,其中主要 涉及商标、专利、外观设计、著作权、知识产权海关备案以及有关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等。公司长期与国内、外众多著名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受广大客户的信任。多年以来,知识产权业务代理量在国内代理机构中名列前茅,代理服务在知识产权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中商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有密切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国际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LES)、国际商标协会(INTA)等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活动。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与世界各国律师事务所及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长期保持着广泛、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许多省、市设有分支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于2004年精心创办、重点培育和全力打造的一个知识产权学术盛会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创办之初,论坛被命名为“知识产权论坛”,经过几年发展,为打造学术品牌,彰显我校特色,经与会代表建议,大家共同协商决定,于2008年的会议期间,将论坛正式改名为“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一直沿用至今。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现已成功地举办了15届,接待业界专家学者5000余人次,其中外国代表200余人次,业界人士广泛参与,与会代表包括来自欧盟、美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埃及、马里等国家(地区)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地区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版权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委、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的负责同志。历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都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的支持和关注,已然成为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被评为2015年中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
(文字:黄兴、周澎 摄影:徐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