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南湖论坛第二分论坛“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与机制的完善”研讨会于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一号会议大厅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学界、实务界百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分论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学龙与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宁立志主持研讨会第一节。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宿迟院长首先结合自己多年的审判经验从宏观上谈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提高法律的实用性等问题,无论国家的发展战略还是民间社会都应当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南开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石巍结合美国知识产权发展谈TPP知识产权条款,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美国参与制定TPP条款的目的并对TPP知识产权编第18章进行了详细解读。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副巡视员宋健结合自身多年司法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必要审查注意义务加实质性损害的财产标准,将多起案件进行对比,并做出一系列实证分析,分享原汁原味的经验。
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董宏伟主任认为应当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下迎接知识产权改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五个更加注重和九大举措”,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林子英庭长以‘聚合平台经营模式对司法审判的挑战’为导向,精准发力,剖析了深度链接的内容和形式,并对技术中立原则的不可适用性、服务器原则的局限性及平衡原则的可行性进行深度阐述。
帝塚山大学法律系高荣洙教授分享了日本版权法修订的经验,如技术保护措施、权利管理问题和许可费等问题,对我国知识产权法第三次修订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第一小节演讲结束后,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丁丽瑛和天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知识产权法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俞风雷对各位嘉宾的演讲做出高度评价。
论坛第二节由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文利红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董新凯共同主持。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陈锦川副院长从司法角度阐述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与机制的完善,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完善诉讼程序,降低法定赔偿数额所占比例,提高赔偿数额。
随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晓爽副庭长结合天津自贸区生产经营方面的特点和典型案例,谈自贸区保护的一些难题,尤其谈到自贸区可能经常发生的平行进口替代加工的问题,提出加强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顾韬副庭长结合江苏省的司法经验就技术秘密案件审理中的技术秘密点、技术秘密的范围、司法鉴定以及技术辅助人作用怎么处理做出一系列精彩演讲。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二庭陈惠珍庭长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技术秘密非公制性认定的相关问题,分别为商业技术秘密的构成要件、非公制性的具体责任、非公制性的正确开始程序以及非公制性的鉴定程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詹映副教授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司法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专利司法强制许可在中国的突破并对最高法《专利侵权解释二》第26条做出评论。
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武善学副教授从地方日常的执法,以及专项执行过程当中出现知识产权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进行分析,发表“我国知识产权部门联合执法协调机制研究”主题演讲。
第二小节嘉宾的演讲极其精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肖志远副教授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法学院邵科教授对六位嘉宾的演讲做了客观详实的评议。
分论坛二的主题鲜明,互动性强,各与会嘉宾热情讨论的同时,不断进行思想碰撞,至此分论坛二前两小节的在激烈的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
通讯:郭敏捷
摄影:岳嘉文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