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班如期进行,来自湖北省各地区知识产权领域的理论骨干和干部代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开展了第二天的学习和讨论。

上午9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黄玉烨教授就“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经验介绍及关于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的建议”这一议题做了主题发言,黄玉烨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北)基地建设情况和建设经验,指出一个打造优势品牌的基地建设目标,一个支撑人才培养的优秀团队,一个协力创新的卓越平台,一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开放协同的办学理念是基地建设成功的主要原因,黄玉烨教授还谈到,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是以高校已有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础设施为基础,在省(区、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设立的,意在发挥和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来促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这种“政府搭台高校唱戏”的合作方式效果良好,为地方培养了知识产权急需人才和长效人才,对地方科技创新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讲座过程中,黄玉烨教授与在会的知识产权理论骨干和干部代表进行了互动式讨论,表示培训基地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及所在省(区、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各级知识产权局应积极扶持培训基地建设,在培训项目、教材、师资、工作经费、课题研究等方面予以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推进各基地建设责无旁贷,愿意尽最大可能给予各基地师资、学位等方面的帮助。
下午2点,来自湖北省各地区知识产权领域的理论骨干和干部代表主要就《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举行了一场关于基地建设的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李铮处长、马骏主任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胡开忠教授主持。


李铮处长首先指出,知识产权市场巨大,企业需求迫切,需要根据地区局部产业优势积极“盘活”,来自荆州的刘局长随后也谈到,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宣传、培训、专利申请量和执法工作一直是他们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何做到地市局、院校和企业“三位一体”,加强资源共享,学院共通,实现培训、研究并举是当前推进工作的难点。在会的各地区代表依次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应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建议,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和学习,也为此次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讯员:胡冬双
摄影:崔智伟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