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教授为培训班学员做了题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讲座。曹新明教授引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段话作为开头:“如果我们想要赢得未来,就得创新;如果我们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唯一可行的办法还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互相依靠、互为基础的亲密关系。
曹新明教授谈到美国对待创新与知识产权的积极态度,强调创新就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他同时指出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的发动机,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外贸出口额。随后曹新明教授对“创新”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深入的解读,他认为创新包括四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创新,就是从现有技术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并付诸实施的过程;二是创意,就是一种奇思妙想、金点子;三创造,就是将奇思妙想付诸实施;四是创作,就是精巧的设计、布局与战略谋划。并且提出创新的两面性观点,指出创新不光只有正能量,还有负能量,主要是垃圾食品、有毒产品、违法犯罪工具、环境破坏等等,我们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创新负能量。针对中国企业,他强调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性,认为理念就是企业的灵魂,而当下中国企业应该具有的理念应当是“为了明天更美好、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服务社会”。同时强调对企业而言,知识产权首先是财富;其次才是盈利的工具;第三是竞争的武器;第四是防御的盾牌,继续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曹新明教授将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分为“技术创新之前、之中、之后”三个阶段;“静态、动态、变态”三种样态;变生、变合、变化三种结果。同时指出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的正、负能量,认为通过自我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三种形态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可以很好的规制、减少知识产权的负能量,促进其正能量的发挥。
曹新明教授最后提出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强调政府不应过多的干预知识产权管理,让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为企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随后,下午一点,湖北省知识产权管理干部培训班最后一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泓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准时开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詹映副教授以“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与实务” 为主题,为广大学员奉上了精彩而充实的一课,同时也给此次培训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讲座一开始,詹映副教授便提出一个“专利执法会变成新的城管执法吗?”的问题导入此次讲课主题,很好地调动了学员的思绪。在此次讲座中,詹映副教授主要就知识产权管理概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这三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詹映副教授首先对管理的基本职能、知识产权管理的分类做了简单介绍,在学员们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含义、内容、分类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詹映副教授又为学员们深入讲解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国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概况以及国外IPR行政管理机构职责的了解,詹映副教授总结出,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只负责知识产权的注册与管理,并没有行政执法职能。
同时,詹映副教授还指出,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分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着管理体制分散、管理与执法不分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对专利性质执法权利扩张问题的争议,詹映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专利保护不力主因在司法保护不力,而非行政保护不足;第二,专利行政管理机关难以胜任专利侵权判定工作;第三,专利行政职权扩张可能会引发执法乱象,导致“专利流氓”(patent troll)横行,冲击正常市场秩序;第四,专利行政职权扩张不符合我国法治发展方向,也有悖于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特别是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趋势不符。最后,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问题上,詹映副教授以4个W为切入点,即什么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what)、为什么要制定IPR战略(why)、谁来制定IPR战略(who)、如何制定IPR战略的分析(how),向学员全方位讲解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详细内容,詹映副教授还向学员介绍了企业常用的SWOT战略分析法,即所谓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詹映副教授认为企业只有通过科学的战略分析,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IPR战略,同时,通过对中兴、腾讯等公司的实例分析,詹映副教授强调了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做好战略管理,企业才能在知识产权竞争中掌握主动。
在讲座最后的讨论环节,詹映副教授就专利行政管理职权的问题和现场的学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通讯员:肖苏,胡冬双
摄影:崔智伟,吉利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