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湖北省知识产权管理干部培训班(一)
发布时间:2013-11-17 19:57:20

    2013年11月15日上午,湖北省知识产权局王国新副局长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泓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培训班学员做了题为“湖北省知识产权管理与政策”的精彩演讲。王副局长表示,湖北省历来是科教大省,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丰富,科教优势明显。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创新方法,突出重点,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支撑引导作用。


    王副局长指出,为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服务工作,首先要认清我省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当前湖北省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都面临着诸如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转型、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品从低技术向高科技转变、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各地区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要认清现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路。其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创新湖北建设为主线、促进湖北省知识产权经济的发展。王副局长回顾了2012年省知识产权局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取得的主要成果,如:充分发挥本省的科技人才优势,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与江西、湖南等兄弟省市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可进行跨省、跨区域行政执法;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工作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王副局长结合省知识产权局的工作经验,对培训班的各市、各地区的知识产权工作者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议。各地区要明确本区域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开展各项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以人才为支撑保障;各级科技局的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科技工作与知识产权工作相结合、整体对待,没有科技创新也就没有知识产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讲座最后,王副局长对各地区今后的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寄予厚望,期望各级知识产权工作者共同努力、不辱使命、负重争先,为知识产权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3年11月15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黄玉烨教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泓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培训班学员做了题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发展态势及中国应对”的讲座。黄玉烨教授表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黄玉烨教授为培训班学员做了题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发展态势及中国应对”的讲座。黄玉烨教授表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玉烨教授随后分析了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变革。这些变革首先表现为新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不断出现,如《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 、《假冒和盗版对经济的影响》、《知识产权:致力于量化假冒和盗版商品对经济的影响的建议》。其次,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也在不断增加。再次,单边主义逐渐复苏。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双边或多边协定的缔结,同时利用WTO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本国利益。美国更是利用其“特别301条款”和“337条款”,将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挂钩,保护本国贸易。最后,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也日益兴起。发展中国家在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等优势领域寻求保护,倡导对“文化多样性”的重视,提出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健康冲突的问题。


    在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变革的背景下,黄玉烨教授指出,中国在知识产权强保护下面临如下困境:首先,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匮乏。根据有关国际组织对我国的创新能力进行的评估,我国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这对改革开放只有三十多年的中国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但是,这与我国的大国身份很不相符,我国的创新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我国专利方面的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我国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很大,但是专利授权量不大。2012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53.5 万件,但同年的授权量仅为14.4万多件。第二,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虽然已经很大,但其中的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却不大。2012 年度我国授予的125.5万件专利权中,发明专利为21.7 万多件,仅占总量的17.3%。第三,中国国内的发明专利量不大。多年以来,在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一半以上的权利人为外国人。第四,专利量分布极不平衡,集中在个别行业、个别地区和个别企业。第五,我国专利总量高但人均数量低。第六,我国专利的维持时间很短。《2011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年限在5 年以下的占54.3%。第七,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盲目追求专利数量的现象。其次,我国知识产权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再次,我国大部分企业和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比较严重。最后,还存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缺失,缺乏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等问题。


    黄教授最后提出,中国应从以下几方面应对知识产权的国际变革。法律规范应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鼓励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人才战略,规模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整合知识产权信息,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助力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帮助处理知识产权国际争端。


    当日下午,武汉市知识产权局赵杰处长举行了主题为“专利行政执法“的讲座。赵杰处长从事知识产权事业多年,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在讲座中,赵处长引用翔实的资料阐述其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同时结合理论知识为培训班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赵处长对专利行政执法保护进行了定位,并对行政部门职责分工进行论述。赵处长结合《专利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及各级知识产权部门的具体情况对专利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第二部分是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工作的具体要求。赵处长强调,把握工作原则是专利执法的前提条件。并对专利执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包括执法的协作、法律监督、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赵处长在第三部分对我国专利行政执法保护工作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说明。赵处长充分肯定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但也提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中,赵处长准备了诸多具体数据和案例,对盗版问题、国际贸易摩擦、行政执法办案数量增幅下降等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专利执法部门今后的工作提出改善意见。最后一部分,赵处长通过列举我国两代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对我国知识产权专利执法保护工作近一二十年的发展状况进行最后的总结。


    通过此次讲座,学员们对我国专利保护工作的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坚定了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光明前景的信心。赵处长“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和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讯员:姚国鑫,杜慧捷,崔智伟
    摄影:李静恬,常公元,吉利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