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阎晓宏副局长和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做客《对话》节目解读《版权的财富秘籍》
发布时间:2013-09-05 15:28:21

  2013年7月21日晚,国家版权局阎晓宏副局长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汉东校长做客央视2套《对话》节目,围绕《版权的财富秘籍》与嘉宾和现场观众进行交流。

  如今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来自于海外版权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比如说刚刚收官的来自《X Factor》的《中国最强音》,以及来自韩国的版权《我是歌手》,来自荷兰的版权《中国星跳跃》等等,这些节目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那么版权到底是什么,它可以给我们的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推动力,《版权的财富秘籍》对此作出解答。

  节目开始时以好声音的高回报率为切入点,引出谁引入The VOICE 版权,版权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在问及两位嘉宾关注《中国好声音》的原因时,阎副局长表示《中国好声音》的选拔机制很特别,导师水准很高是令他震撼的地方,吴校长则是因为荷兰好声音到中国好声音是一个版权交易的成功案例才予以关注。接下来,在主持人陈伟鸿发动现场群众就好声音版权费用问题的猜测中,IPCN国际传媒首席运营官徐阳、灿星制作公司副总经理尹晓葳,《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陈伟对好声音引入的合作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在三位嘉宾介绍完之后,吴校长从版权专家的角度指出好声音的版权交易费应当为五十万欧元,而这笔交易费用对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文化大市场来说,商家是绝对有利可图的。继而,嘉宾们就坊间盛传的“葵花宝典”的来历和内容进行讲解,在谈到“葵花宝典”的版权归属时,阎晓宏副局长表示好声音在中国落地之后,主体就是中国的声音,刘欢和众多歌手享有表演者的权利,制片人享有节目的著作权。至于引进的模式,引进的“葵花宝典”,国内大多数专家还是认为它享有著作权。虽然好声音这种商业模式在现在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它没有产生之前谁也没有将其应用于实践当中,这就是文化和版权的力量,我国应当加强版权的注重程度。吴校长则认为中国好声音揭示了现代版权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那就是将文化、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完美结合。而在这三个问题上,我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的好声音,还没有完全走出国门为人所接受。在谈到版权可以为个人带来巨大利益时,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殷志松总经理表示希望学习国外经验,大力推广版税制,从而引起了对版权产业的讨论。阎副局长指出版权产业是美国人提出的,在1959年发布的美国的版权产业报告中的版权产业包括核心的版权产业和相关的版权产业。核心的版权产业就如《中国好声音》一样,脱离文字内容就不存在,比如脱离了文字一本书就变成一本纸了;相关的版权产业比较多,如地毯的花纹设计或者服装的图案设计,就会作为一个美术作品来保护。我们要注意到,文化与版权有着紧密的关系——文化依托于版权发展起来。吴校长解答了版权产业对哪些产业有明显带动作用这样一个问题,他以2010年的美国大片《星球大战》为例进行解释。《星球大战》全球票房收入40个亿,但是延伸产业收入有50个亿,这50个亿涉及到了玩具、文具、动漫以及房地产等产业,充分说明了版权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节目的第二个话题是围绕着郭敬明因版权创造财富为中心进行的,阎副局长认为郭敬明五年来的7250万版权可能会给产业带动创造几个亿或者更大的价值,我们要保护和鼓励像郭敬明这样的写手的创新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总编辑安波舜讲述了郭敬明为何在中国如此炙手可热的原因和他办杂志、培养写手的根本目的。在涉及这一问题时,节目组播放了采访郭敬明的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中郭敬明对为什么办杂志、作家利益如何分成,想衍生怎样的产业链,对小时代版权增值是否满意以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一一做出了回答。接下来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助理总经理赵萌先生阐明了郭敬明围绕版权做事的超前意识,引出了中国版权保护的问题。阎副局长指出中国版权保护起步比较晚,1990年才发布了《著作权法》,我们正在追赶国外发展了几百年的知识产权制度。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以前的关贸总协定,现在的WTO以及和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伯尔尼公约》等国际公约对我们都具有约束力,然而在新环境下我们需要依靠智力成果推动文化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这方面来看我们现在仍然要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改善版权保护环境,使盗版成为一种过去式,而伴随着国家的进步这一天必将会到来。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我国前年修改了最高法的司法解释降低了刑事入罪的门槛,一本书如果是未经许可盗版超过500册的时候就达到了刑事追究责任的界限,同时我国还加强了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最后,节目通过对《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地区、《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在缅甸的热映引入了我国影视作品走入世界的话题。阎副局长认为,属于我国影视制作的时代真正到来了,我国从创意到编剧水平的提升很大。吴校长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上指出,文化如何走出去涉及到的是一个传播能力的问题,有些文化学者认为一个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但是他认为,一个文化是民族的未必就是世界的。文化有好的思想内容,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缺乏相应传播能力就走不出国门,很难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产生相应的影响。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黎明通过《媳妇的美好时代》在海外的热映提出了如何让世界人民真正接触到中国文化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阎副局长认为这是国际传播力的问题,需要有一个作品和当地文化相和,同时还需要很好的技术制作。在韩国“鸟叔”成功经验的借鉴方面,吴校长指出韩国政府鼓励本国文化企业走出去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产业是国家的财政支柱,而且还为此设立了专项基金。得益于韩国政府的扶持,韩国文化才得以迅速地在东南亚,甚至全世界形成不大不小的韩流。最终,阎晓宏副局长表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应当加大,吴汉东校长指明国家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地位和影响,既体现了国家经济增长的硬实力,同时彰显了国家文化传播的软实力,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阎副局长和吴校长的精彩讲说赢得了现场观众和嘉宾的阵阵掌声。

  在节目的结尾指出,主持人陈伟鸿引用小时代的经典台词将版权产业比作光芒四射的对象,而我们每个与版权相关的对象以及力量是其中一个非常微小的粒子,都在不断聚拢,不断重合,不断前行的过程当中。其实大大的版权产业,需要我们每一个小小的个体的敬重。

  文澜新闻网:http://wellan.znufe.edu.cn/spxw/3/25527.html

  通讯员:李静恬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