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后出站答辩会及博士开题报告答辩会在中心召开
发布时间:2013-07-05 15:51:50

  2013年7月1日下午,研究生部在文泓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了邓社民博士后的出站答辩会以及郝发辉博士的博士开题报告答辩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宁立志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刘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教授、中心副主任彭学龙教授及胡开忠教授等评审专家出席了会议。

(全景图片)
  

  本次会议分为邓社民博士后的出站答辩和郝发辉博士的开题报告答辩两部分。邓社民博士是2008年从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知识产权法学的专题研究。在站期间,以我校第一作者的名义,先后在《时代法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5篇学术论文,此外还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和建议”的报告,并且参编《知识产权法》教材。 2010获得了我校第5届研究生学术报告会暨第三届博士后论坛一等奖,2010年获得了湖北省民商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三等奖。邓社民博士目前的学术兼职还有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的理事,中国民法研究会的会员,湖北民法协会的理事。在学习和研究期间,他每年参加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和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的年会,此外在2010年还访问了香港知识产权署,并与副署长座谈,同时参加了由香港几个大学举办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座谈会。
  邓社民博士的博士后答辩论文的题目为《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研究》,他围绕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人类的发展权的理论基础、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客体和主体、保护模式、权利的内容和权利的行使四个方面进行答辩。并由彭学龙、刘华、曹新明教授等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最后,经过专家评议之后,给予这篇论文打分为83.4分,评定为良好。邓社民博士后顺利完成答辩。

(邓社民)

  郝发辉博士于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学、国际环境法学。郝发辉博士在读博期间先后在《理论月刊》、《东南亚国际法》(SSCI)发表文章多篇,并参加了多项教育部的课题。郝发辉博士的博士开题题目为《国际条约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措施及中国对策研究》。
  他向各位评审专家报告了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工作计划后,与会专家对其进行了一一点评,肯定了该课题的前沿性和重要价值,并对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实质性意见。

(郝发辉)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