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孙若风副司长受聘为中心兼职研究员并举办讲座
发布时间:2013-04-17 10:05:46

  2013年4月15日下午两点半,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孙若风副司长(正局)在文泓四楼会议室带来了题为“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黄玉烨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向孙副司长颁发聘书,聘请其为中心兼职研究员。吴汉东教授同时表示能够邀请孙副司长来举办讲座非常荣幸,孙副司长是文化界的文化人,是将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成果成功转为产业政策的专家型官员,同时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政策法规司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今后能有机会聘请孙副司长为我校兼职教授。

  随后,题为“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讲座正式开始。首先,孙副司长从广义和一般意义两个层面讲述了“文化”一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文化制度是有关精神活动的社会规范,并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厚道》与马克思著作出发界定了文化制度的性质。之后,孙副司长以一个段子引出了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并区分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以及版权产业的不同,并指出了文化产业制度在文化制度体系中的定位。

  接下来,孙副司长从中国文化产业的制度变迁出发,讲述了当前文化产业制度的瓶颈,总结了当前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条件、重点以及难点。他从古今之巨变和改革开放以来之渐变两个层次讲述了制度变迁的历程。根据对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孙副司长认为我国现在存在制度缺位,制度束缚和制度失效三个瓶颈。最终他从社会标准、文化建设趋势以及文化制度建设进展三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文化产业制度发展的条件,提出了壮大市场主体、发展重点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投融资环境、扩大文化消费、产业融合、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十个发展重点。他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有文化的特殊性、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以及文化制度研究的滞后三个难点。

  最后,孙副司长认为制度对文化的作用正如规制对于水的作用,他希望大家都能关注文化产业,关注文化产业制度建设。

  通讯员:李静恬
  摄 影:姚国馨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