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下午,腾讯互联网大讲堂——第六讲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泓楼四楼会议室举行。讲堂由腾讯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南财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承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开忠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腾讯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熊琦副教授,腾讯公司法务部高级法律顾问张钦坤博士出席该讲堂并分别担任评议人及主讲人。知识产权学院各年级博士、硕士踊跃参加了讲堂。本次大讲堂由博士生张颖主持。
(大讲堂现场)
讲堂由吴汉东教授的致辞拉开帷幕。吴教授称,网络技术和基因技术是当今社会两项重要的技术,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交往的方式,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法律人带来了诸多挑战。吴教授指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在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著作权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平衡。吴教授认为,我们要用国际视野、时代情怀、本土立场来研究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法学既是理论法学也是实践法学。
(吴汉东教授致辞)
随后,主讲人腾讯公司法务部高级法律顾问张钦坤博士围绕“互联网开放平台的技术和法律背景”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张博士围绕云计算与开放平台的比较介绍和开放平台带来的新型法律问题及其应对两个方面展开,结合实例生动形象地介绍分析了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及开放平台模式、特点及其带来的新法律问题,平台责任等相关问题。
(张钦坤博士主讲)
紧接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腾讯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熊琦副教授就“社交网络与web2.0时代的著作权法”这一主题展开讲述。熊副教授从“如何看待新概念、新技术、新思潮?”及“在一个什么环境和前提下研究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两个问题切入,探讨分析了web2.0对著作权法的影响,著作权制度失灵及著作权制度障碍,著作权制度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著作权配置规则转型的制度选择、制度转型等问题。
(熊琦副教授主讲)
评议阶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开忠教授对两位主讲人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胡教授认为,在研究以上问题时,首先,应当注意利益平衡问题,在web2.0时代,著作权法的基本框架未变,因此应当以创作者的利益为中心,兼顾传播者、使用者的利益,亦即兼顾产业利益;其次,解决web2.0时代法律问题时应当注意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定与新问题、新现象之间的关系;最后,处理问题时要抓住重点、疑难问题。同时胡教授也就以上问题提出几点疑问,并认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著作权的未来终是美好的。
(胡开忠教授评议)
最后,参与讲堂的博士、硕士们纷纷向几位主讲人、评议人就相关问题踊跃提问,讲堂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通讯员:李美云
摄 影:秦 朝
来 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