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2-08-02 09:44:07

 

  为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的意见》,2012年7月25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共建的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京隆重举行。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郑晓松先生,教育部党组成员顾海良先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姚胜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杨振江专职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先生,国务院法制办袁曙宏副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王景川先生、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肖兴威先生以及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机关的领导,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协同高校的负责同志以及关心与支持本中心的社会各界朋友、嘉宾出席了揭牌仪式。签约与揭牌仪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可风教授主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教授代表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的主办方首先致辞,对长期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尤其是支持“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全体与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
       

 


  在签约仪式上,吴汉东校长、杨灿明副校长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财政部人教司、文化部法规司、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国家商标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以及腾讯公司等协同单位签署了协同创新协议。
       

 


  在揭牌仪式上,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郑晓松先生,教育部党组成员顾海良先生,最高人民检察院杨振江专职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先生,国务院法制办袁曙宏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张东刚副司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王景川先生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吴汉东教授代表协同创新中心讲话,他指出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中心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一是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法律创新;二是知识创新制度与文化建设;三是知识经济法治理论与实践。我们协同创新的优势与特点,主要体现在:(1)教育部、财政部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参与协同创新共建的教育部、财政部是20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领导部门,也是部部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主管机构,两部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最坚强的领导力量;(2)中央部委与我们的长期合作。中央部委在我校设立的有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批准的有国际版权研究中心,即将成立的有商标战略研究基地等。中央部委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指导力量;(3)三所高校整合、集聚了学术资源。我校是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三大主干学科融通,法学界是中南、法大、北大三大重要研究基地合作。三校是协同创新研究的基本力量。组建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宗旨就在于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深度研究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资料建设,为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知识经济成长、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载体,可以实现各参与单位的人员、资料、信息等学术资源的跨国界、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学校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官、产、学、研、企方面的深度合作。为此,我们将与各参与单位奉行“共建、共享、共荣”的思想,以协同创新为指导,自觉践行协同创新协议,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中国法制文明传播的学术高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思想智库、知识经济高端人才培育的孵化基地。
   
  据悉,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是为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是教育部和财政部决定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建,由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多家单位协同参与,服务于国家的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为促进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