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广播影视知识产权骨干培训班课程报道(八)
发布时间:2010-05-14 00:00:00

    Google数字图书馆侵权纠纷事件在过去一年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引发了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问题的广泛讨论。如何从知识产权法角度解读这一事件,并探讨和完善相关数字版权的授权模式,2010年5月13日上午,国家数字版权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张平教授就此问题向学员们作了细致、极富前瞻性的讲解。张平教授以《数字版权产业的利益机制:保护与分享——数字版权授权模式探讨》为题,首先从技术发展对信息传播途径的影响,结合国外学说及相关判例,阐述了目前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然后,张教授区分立法、司法、技术界、公众、权利人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等不同主体的立场利益,提出了若干解决问题的思路,如通过加强保护来实现权利人的利益,通过利益平衡理论为传播主体设置免责,权利人自我限制等。接着,整合现有实践经验并进行一定的学术创构,张平教授归纳出下列几种版权授权模式:著作权人自己授权、通过代理机构发放授权、默示许可及相关版权声明、开发式许可、版权自助许可。其中,张平教授重点介绍了版权自助许可这一授权模式,并向学员们展示了由张教授主持开发的版权自助协议测试系统。张平教授指出版权自助许可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张教授认为长尾理论在数字版权的应用主要意义在于,作者可以根据对作品市场状况的预估自主决定版权授权模式,其根本宗旨是在这个开放(open)、交互(peer)、共享(share)的网络时代,寻求知识共享和版权保护共筑的绿洲。张平教授的讲座内容新颖,视野开阔,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喝彩。

 

张平教授讲解自主许可授权模式


    下午,学员们前往文泰楼模拟法庭参观了某一案件的实际审判,并在晚上根据听审内容组织了模拟法庭,通过扮演角色和场景设定,学员们就案情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和交锋,感受到了紧张,刺激的法庭论辩氛围,获得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特别的经历和体验。

 

学员们在模拟法庭上辩论

 

 

 

  通讯员:钱静 黄薇
  摄影:陈超
  责任编辑:周金钢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