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坛
黄玉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12-07-10 16:01:07

 

黄教授在授课

  时间:2012年7月9日下午
  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泓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助理黄玉烨教授
  主讲题目: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

  主要内容:

  多年来,以英、法、德为主的西欧国家和美国,一直努力地把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欧盟成员国也通过设置技术标准阻挡他国产品准入。技术标准已经从过去主要解决产品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问题,更多地变成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壁垒。

  一、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

  1.标准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其指南2-1991《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及其定义》的规定,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我国: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的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 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 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 标准的分类。我国《标准化法》将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3. 知识产权标准化。传统观念下,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几乎没有关联 标准技术是通用技术、公知技术、成熟技术、无偿使用技术、广泛使用的技术;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技术是专有技术、创新技术、有偿使用技术、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使用的技术。标准组织在采集标准技术时希望尽量避免使用他人的专利,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在高新技术领域内制定技术标准时没有现有的公知技术可以采用。 高新技术的发明者和改进者都有着极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其技术成果几乎被专利技术完全覆盖,即“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技术标准中包含的知识产权有:(1)与技术标准有关的专利权;(2)技术标准所涉及的软件版权;(3)技术标准文件本身的版权;(4)技术标准体系的商标权、标识权等 。

  二、技术标准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1. 国际贸易中的障碍性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所采取的、对正常的国际贸易起阻碍作用的措施。有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指通过按规定的税率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来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 :除关税壁垒措施以外的所有限制措施,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及非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2.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TBT)下合法存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本意:防止WTO成员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但是,允许各成员为了合法目标采取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实际上:允许合法的技术性贸易障碍的存在,并引导国际贸易保护从关税壁垒倒向了非关税壁垒。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主要包括:(1)存在的广泛性 ;(2)形式上的合法性 ;(3)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

  4. 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1)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2)我国产品的相对弱质性,产品附加值低,“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3)对TBT认识和管理不够;(4)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没能参与制定技术标准。

  5. 我国的应对举措。国际层面,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发达国家法律法规; 国家层面,尽快完善标准制定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优先发展优势领域,促进中国标准国际化; 企业层面,提高创新能力,尽力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行业协会层面,加强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作用。

  三、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1. 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滥用的主要表现形式:(1) 故意不披露知识产权信息;(2)拒绝许可;(3)捆绑销售 ;(4)联合抵制;(5)交叉许可和专利联营。

  2. 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垄断的规制。(1)完善反垄断法,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法规;(2)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专利信息披露。包括:技术标准设立过程的反垄断审查、专利权的信息披露(违反信息披露则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对专利联盟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整理者:曾李桃  李美云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

  作者声明:本文系根据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作者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如需转载请致电:+86-027-8838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