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自2004年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坚持综合发展战略,打造学术平台,形成了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学术高地。
一、坚持为国家发展献计,构筑国家级知识产权研究和咨政平台
(一)中心专职研究员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央大型企业负责人等作了10余场知识产权讲解报告,并为国家领导人出席双边会谈提供知识产权决策咨询;向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商务部、司法部、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等国家机关提供咨询报告20余份,就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计划提出建议并被采纳。
(二)中心3名专职研究员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咨询工作;与此同时,本中心就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而向教育部、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的人才战略方案并被采纳。
(三)中心专职研究员主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司法部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40余项。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实务部门人士联合申报并共同开展研究,积聚多方智慧,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2006年4月,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依托本中心设立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进一步提升了我中心解决重大实践问题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二、坚持为事业传承出力,构筑多学科特征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平台
在基地建设中,我们注重形成团队合力,实现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和跨国家的集约化研究。
(一)考虑到知识产权学科具有应用性、交叉性和复合性特征,我们努力汇聚各方优秀人才,营造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不仅秉持知识产权的学科定位培养具有法学背景的学术骨干,而且重视引进具备管理学、理工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教授;集聚了具有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年龄机构和合理学缘结构的专职研究人员,而且聘请有60多名来自国家机关、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高水平专家学者,组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联合舰队。
(二)注意到基地的开放性所释放出来的人才整合能量,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驻所研究,确保基地人才的动态活力。截止目前为止,已有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学者在中心从事过驻所研究,成为各项研究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者。此外,中心以积极的姿态吸引海外学者开展联合研究或担任学术顾问。例如,聘请德国马普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Straus教授担任学术刊物顾问,邀请富布赖特项目美国专家Gibbon教授协作开展知识产权法比较研究。
(三)中心初步搭建起具有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博士后和法律硕士同构共存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平台。2005年,由中心承担的《知识产权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编写了“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研究生教材、高等教育通识教材、中央党校培训教材及领导干部读本等各种层次的知识产权教科书共计20余部。
(四)中心与德国马普知识产权研究所、英国Wales Aberystwyth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肯特法学院开展联合办学,探究国际合作途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搭建平台。
三、坚持为学术研究奠基,构筑融合多元研究方式的科研信息平台
充分考虑知识产权所具有的学科交叉属性,不断探索从传统单一性研究方式向多元化研究格局的转变途径,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将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管理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和政策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将知识产权制度分析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构筑综合性的科研信息平台,为知识产权学术创新铺路奠基。
中心推出的《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是首部以学者、专家视角审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状况的民间读物;中心出版的《知识产权年刊》,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展现多元化研究成果的学术阵地;由中心师生创建、共享的“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是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网络平台。2007年,该网站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佳学术网站”(排名第一)。
四、坚持为社会和谐谋策,构筑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重点研究基地是科研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是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新型科研组织。依托基地,我们实现了从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到集中精干力量、打造学术精品的转变;实现了从单一学术平台独立运转到将诸多平台叠加再创造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的象牙塔里作文章到社会场中觅学问的转变。正是通过科研平台、咨政平台、人才平台、信息平台、社会服务平台的互动、共生,逐渐摆脱了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和束缚,促成了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学术平台之间的互相辉映和有机整合,在学科交叉中创新,在决策咨询中锻造,在人才培养中凝练,在社会服务中反思。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化改革思路,开阔研究视野,拓宽优势资源,争攀学术高峰。
来源:社科司
编辑:凡咏齐